据获悉,2024年12月25日,国家发改委召开交通、民航、工信、公安等部门相关会议,宣布低空经济司挂牌成立,该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。低空经济司的成立背景包括政策推动、市场潜力和产业协同需求。政策方面,国家已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,并重视其发展。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领导专门拜访了低空经济司,呈报有关低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,建立起了联系。
综合各方信息了解到,在市场方面,随着技术发展,低空经济展现出巨大潜力,如无人机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预测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。产业协同方面,低空经济涉及多个领域,需多部门协同合作,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司能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。
低空经济司的职责与意义包括统筹协调发展、规范行业秩序、推动创新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它将负责统筹低空经济整体发展规划,协调解决空域管理、安全监管等实际问题,避免政策冲突和管理混乱。同时,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、标准,加强市场监管,规范企业行为,提高准入门槛,保障高质量发展。
此外,低空经济司还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突破,促进低空经济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,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业态。根据不同地区条件,指导各地合理布局低空经济产业,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,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,缩小发展差距。低空经济司的成立将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研究员观点:低空经济司的成立对地方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:
促进地方产业升级
催生新兴产业业态:低空经济司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突破。这将促使地方在低空经济领域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业态,如高端低空飞行器制造、智能化低空物流配送、个性化低空旅游服务、基于无人机的农林植保和测绘服务等。这些新兴业态将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,提升地方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。
带动传统产业转型:低空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多个领域,与地方传统产业如机械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材料科学等关联性强。低空经济司推动低空经济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,将带动地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,促使传统产业向智能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,提高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优化地方产业布局
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:低空经济司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,指导各地合理布局低空经济产业。例如,在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,重点发展低空旅游项目,利用低空飞行器开展空中观光、跳伞等旅游活动,吸引更多游客,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;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地区,培育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集群,吸引相关企业和配套产业集聚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:低空经济司将助力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合作,加强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。地方可以借助这一契机,与周边地区开展产业合作,共同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带或产业园区。通过协同发展,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,提高区域整体产业发展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