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,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。
解读:根据《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可以看出,2025年我国持续将“扩大内需”放在首位,并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,促进经济增长。2025年我国的赤字率拟按4%左右安排,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,赤字规模达到5.66万亿元,比上年增加1.6万亿元。政府通过扩大财政赤字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、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,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从而促进消费,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。
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.3万亿,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,其中5000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得到补充后,其信贷投放能力增强,商业银行有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为企业提供更多贷款,缓解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,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,从而推动经济增长。 2025年拟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.4万亿,重点用于投资建设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、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。在投资建设方面,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能够改善投资环境,提高生产效率,促进产业升级;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,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,对经济影响广泛,稳定房地产市场对稳定经济增长意义重大;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,能够改善企业现金流,增强企业活力,促进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。 同时,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动性充裕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,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,支持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,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。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,创新金融工具,维护金融市场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