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(摘要)解读

时间:2025-03-10

返回上一步
文章摘要: 受国务院委托,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《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。

1741570564831314.png

受国务院委托,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《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

《报告》(摘要)解读

2024年年末,国债余额345723.62亿元,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债限额352008.35亿元以内;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75370.55亿元(含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债务),包括一般债务余额167012.77亿元、专项债务余额308357.78亿元,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内。

2025年,国债限额418608.35亿元;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180689.22亿元、专项债务限额399185.08亿元。

2025年财政政策延续了“积极加力”的基调,专项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协同发力,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在“逆周期”情况下通过财政调节对冲外部风险、提振内需,通过扩大投资、优化结构来“稳市场”,促力经济回升。

2025年的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。

在消费领域,安排3000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。

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,安排2000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设备更新,同时安排中央财政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118.78亿元。

在科教兴国方面,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744.43亿元、增长5%;中央对地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增长安排809.45亿元、增长11.5%;中央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981.19亿元、增长10%。

在民生领域,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。支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,达到每人每年700元。

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,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,优先支持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。

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,安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420亿元,比上年增加20亿元,增强地方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。

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,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1205亿元、增长7.5%。

地方政府首先要贯彻实施中央的财政政策,将中央资金落到实处;其次要根据地方政府的经济情况,着力开展重点领域的项目筛选及申报,在不增加地方财政压力的前提下落实重点项目布局和资金合理分配;最后针对地方项目整体情况,需合理分配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的使用比率,确保资金向战略领域集聚,务必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。

同时,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,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大隐性债务的化解力度,通过“债务置换+预算安排+核销核减”组合拳降低利息负担,同时严控新增隐性债务,推动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,并探索“发展化债”路径,将释放的财政空间用于产业升级,形成债务风险与经济增质的良性循环。



上一篇:关关难过关关过!五位部长重磅发声 下一篇:乡村全面振兴,财政政策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
×
×

关注我们

亿科咨询

亿科政咨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