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随着多地新一轮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债券发行计划的相继披露,市场对于 11 月下旬降准的预期显著升温。
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,河南、江苏、贵州、大连、青岛、浙江、宁波7省市已披露合计发行 3000 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,而四川、海南、福建在 18 日披露的 12 月发债计划中,也计划发行约 1198 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。按照财政部此前计划,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总额为 2 万亿元,后续料将有更多地方跟进披露发债计划,这无疑将对市场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。在债务置换计划推进的同时,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备受关注。根据Wind统计数据,本周将有 18014 亿元逆回购到期,其中 11 月 18 日至 22 日分别到期 1337 亿元、1255 亿元、2330 亿元、3282 亿元、9810 亿元。11 月 18 日,央行开展 1726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,当日净投放资金 389 亿元。而上周五,面对中期借贷便利(MLF)巨量到期,央行宣布 11 月 25 日续作 MLF,并通过 9810 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流动性缺口。市场利率方面,截至 11 月 15 日,银存间 1 天质押式回购(DR001)加权平均利率较月初上行 15.66BP 至 1.5740%,7 天质押式回购(DR007)上行 13.73BP 至 1.7801%。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,9 月 24 日国新办会议上央行提出的一揽子政策中,“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,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.25 - 0.5 个百分点”尚未落地。基于此,不少市场分析预期 11 月下半月将成为降准的关键时间节点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,宽松货币周期将延续,2025年可能有两次降准和两次降息,幅度分别在100BP和30BP左右。浙商证券固收分析师覃汉也认为,地方政府债再融资集中在长期限,对长债和超长债市场或有一定影响,但预计年内有一次降准,用以对冲政府债供给带来的流动性收紧。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则预测,为稳增长和稳物价,2025年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可能加大。降准幅度预计超100BP,降息幅度可能超过20~30BP。此外,央行或进一步加大现券交易操作的频率和体量,为财政政策提供更强协同支持。亿科认为:降准预期的升温,不仅与当前的债务置换和市场流动性状况密切相关,还将为地方化债提供有力支持。降准可增加市场资金供给,避免因债券供给增加造成资金紧张和利率大幅波动,确保债券顺利发行和市场稳定,保障化债工作平稳推进。同时,降准后市场资金成本降低,有利于地方降低融资成本,无论是发行新债置换旧债,还是开展其他融资活动,都将在更为有利的资金环境下进行。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,11 月下旬的降准与否,将对后续的金融市场格局和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,值得各方密切关注与深入探讨。